常常會看到我三不五時在IG限時動態上曬太陽,主要也是因為聽了癌症營養科的學員跟我分享,適度的曬太陽,能預防骨質疏鬆。
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骼新陳代謝的病症。
骨質密度減少,骨骼結構變得脆弱,因此而容易導致骨折,造成痛感及引發其他併發症。
高危險族群:
多半為年紀稍高的年長銀髮族
一般在停經後,因雌激素停止分泌的年長女性
長期攝取鈣質不足,缺乏維生素D或是飲食失調嚴重偏食的女性運動員
還有:
內分泌失調病症狀,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等
長期服用高劑量類固醇藥物等等
以上都是容易患有骨質疏鬆症
如何發現:當請找專業的醫療人員測量骨質密度
該如何預防?
1.營養:多攝取骨骼健康所需的鈣質、維生素D3及蛋白質等,如乳品類、高鈣豆製品、黑芝麻及小魚乾及深綠色蔬菜等,並保持適當體重。
(不吸菸及節制飲酒,避免過度飲用咖啡,避免熬夜等健康生活形態。)
2.適當日曬:
透過適當日曬來增加體內維生素D3轉化,一般情況下,建議您可以在每天上午10點以前或下午2點以後,陽光不是最強烈的階段,不要擦防曬乳,曬太陽10到20分鐘,但注意不要曬傷。藉此透過維生素D3幫助人體從腸道中吸收鈣質,以避免骨鈣合成不足而導致骨鬆,同時也可預防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。
3.適度重量訓練:
從事負重運動可增加您的骨密度和強健肌肉,幫助改善身體的協調與平衡,減緩肌少症之發生,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風險。
骨骼的新陳代謝是一個延續過程,骨質在35歲後會逐漸流失。因此,無論男女老幼,一輩子都應注意預防骨質疏鬆症。
部分資料取自於:衛生福利國民健康署